时间: 2025-04-26 14: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7:42
词汇“忧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忧”和“祸”。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忧祸”字面意思是指忧虑和祸患。它通常用来描述对可能发生的灾难或不幸的担忧和预感。
“忧”字古已有之,表示忧愁、忧虑;“祸”字则指灾难、不幸。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忧祸”这个词汇,用以强调对不幸的预感和担忧。
在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强调对未来的预见和防范。因此,“忧祸”这个词汇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忧祸”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天气、不安的心情和未知的危险。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感到忧祸,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祸”:
夜深人静时,忧祸如影随形,
心中波澜,难平息。
星光黯淡,月色朦胧,
忧祸之感,挥之不去。
“忧祸”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低沉的音乐和不安的画面,如乌云密布的天空和沉重的鼓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eboding”或“apprehension”,它们也传达了对未来不幸的预感和担忧。
“忧祸”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对不幸的担忧,还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预见和防范意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