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1:49
词汇“不定”通常指的是不确定、不固定或未确定的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状态、数量、时间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不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不”和“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东方文化中,“不定”有时被视为一种哲学观念,强调事物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在西方文化中,不确定性可能更多地与风险和机遇联系在一起。
“不定”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不安和焦虑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未知和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职业选择时遇到过“不定”的情况。面对多个职业机会,我感到犹豫不决,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感到压力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定”:
星辰在夜空中闪烁,
它们的位置不定,
如同我心中的梦想,
飘忽不定,却永远明亮。
在英语中,“不定”可以对应为“uncertain”或“unfixed”。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未知的担忧和探索的欲望。
“不定”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人类对未知的复杂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不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概念。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