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承禀

时间: 2025-04-28 20:13:58

承禀

基础信息

【承禀】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3:58

基本定义

“承禀”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承”和“禀”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为接受并报告,通常用于指下级向上级或晚辈向长辈报告情况或请求指示。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承禀”常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古代官员向**报告事务。在口语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这个词汇,更常用的是“汇报”、“报告”等。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行政文书中,可能会使用“承禀”来表示正式的报告或请求。

示例句子

  1. 官员承禀**,边境有敌军入侵。
  2. 学生承禀老师,作业已完成。
  3. 下属承禀经理,项目进展顺利。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汇报、报告、呈报
  • 反义词:无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隐瞒”、“不报”

词源与演变

“承”字古义为接受、承担,“禀”字古义为报告、禀告。两个字组合成“承禀”,强调了接受并报告的双重含义。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常用于官方文书,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承禀”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和礼仪规范。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减少,但其体现的正式和尊重的意味仍然存在。

情感与联想

“承禀”给人一种正式、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官方文书。在现代使用时,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丝古板或不合时宜。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承禀”这个词汇,因为它显得过于正式和古老。但在撰写正式的报告或请求时,可能会考虑使用,以体现尊重和正式性。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承禀”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月下承禀星辰意,
风中传递古时情。

视觉与听觉联想

视觉上,“承禀”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穿着官服,手持文书,向**行礼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中官员汇报时的严肃语调。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report”或“submit”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于正式报告的词汇和礼仪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承禀”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传承。在特定的正式场合,适当使用“承禀”可以增加文本的庄重感和文化内涵。

【承禀】的相关字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禀】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禀,赐谷也。 、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既禀称事。 、 《汉书·文帝纪》-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 《新唐书·宪宗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组词】 禀赡、 禀谷、 禀粮、 禀食

相关问答

承禀的意思

承禀皇上

承禀陛下

承禀玉宝殿广东世耀兴

承禀儿

推荐查询

  • 承禀的意思
  • 承禀皇上
  • 承禀陛下
  • 承禀玉宝殿广东世耀兴
  • 承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益国利民 益嗤 益发 益友 益刍 益决草 益军 益兵 益人神智 益上损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经营惨淡 超文本 亭伯 車字旁的字 钩爪锯牙 祸酷 色字旁的字 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班治 包含弹的成语 鸟枪换砲 史争旦夕 十年九涝 髈叫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