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48
“御贡”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或皇室专享的贡品,这些贡品由地方官员或外国使节进献,以示忠诚和尊敬。字面意思是指献给的贡品,具有极高的尊贵和特殊性。
在文学作品中,“御贡”常用来描绘古代宫廷的奢华和尊贵,如描述**的宴会或节日庆典。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讲座中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文物保护,研究古代贡品时会使用到这个词。
“御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御”字常用来表示与**或皇室相关的事物,“贡”则指进献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社会,御贡是地方官员和外国使节向表达忠诚和尊敬的重要方式。这些贡品通常是地方特产或珍贵物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
提到“御贡”,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宫廷的奢华和尊贵,以及那种庄严和神秘的氛围。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感。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御贡”这个词,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献时,会经常遇到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御贡”: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御贡如云,珍宝满堂。
玉杯琼浆,歌舞升平,
千年风华,一梦长。
想象一幅画面:金色的宫殿中,官员们手持精美的御贡,缓缓步入大殿,音乐悠扬,气氛庄重。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古典音乐和古代宫廷画作来呈现。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天皇制度中也有类似的贡品概念,称为“貢物”(みつぎもの),但具体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御贡”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贡品制度,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学历史和文化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在语言表达中,适当使用“御贡”可以增加文本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贡】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贡,献功也。 、 《释言》-贡,上也。 、 《广雅》-贡,献也。 、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 《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以令地贡。 、 《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 《考工记·匠人》注-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 、 《聊斋志异·促织》-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组词】
贡奉、 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