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00:38
“丹书铁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朱砂写在铁板上的文书。基本含义是指**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权证书,通常赐予功臣或贵族,以示恩宠和保障其特权。
在文学作品中,“丹书铁券”常用来形容**的恩宠或特权的象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法律相关的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丹书铁券”源自古代,特别是汉代以后,为了表彰功臣或赐予贵族特权,会颁发这样的证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这类特权证书的专用词汇。
在古代社会,丹书铁券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持有者可以享受一定的法律豁免和社会特权。这种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的权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严和尊贵,联想到了古代的宫廷和权力中心。它也让我思考到权力与特权的关系,以及历史变迁中这些象征物的意义。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遇到直接与“丹书铁券”相关的情境,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运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丹书铁券映古墙,岁月无声诉沧桑。”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朱红色大门和铁制的装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钟声和鼓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特权证书可能被称为“皇家特许状”或“贵族证书”,但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会有所不同。
“丹书铁券”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也反映了权力和特权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先朝赐有~,安居乐业。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3.
【铁】
(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铁,黑金也。 、 《墨子·备穴》-铁锁长三丈。 、 《史记·货殖列传》-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
【组词】
铁冶、 铁山、 铁石、 铁锡、 铁砂、 铁炭、 铁皮、 铁精
4. 【券】 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