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04
词汇“戢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戢”和“戈”。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戢戈”字面意思是指收起兵器,停止战争。其中,“戢”意为收藏、收敛,“戈”是一种古代兵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停止战争,实现和平。
“戢戈”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其使用历史悠久,至今仍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和平被视为最高理想,因此“戢戈”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于强调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性。
“戢戈”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协议或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讨论国际新闻中的和平协议,或者在讨论历史**时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戢戈”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战火熄灭,戢戈归库,
和平之花,绽放人间。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士收起兵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和平钟声或和平歌曲。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y down arms”(放下武器)或“ceasefire”(停火),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和平的意愿。
“戢戈”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也反映了人类对战争的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戢】
收藏。
【引证】
《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 、 《国语·周语》-夫兵戢而时动。 、 《国语·周语》-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组词】
戢刃、 戢戢、 戢载、 戢藏
引申指停止战争。
【引证】
《左传·隐公四年》-弗戢,将自焚。
【组词】
戢戈、 戢兵、 戢武
2.
【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引证】
《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 《书·顾命》-执戈上刃。 、 《书·牧誓》-称尔戈。 、 《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 、 《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