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28
“局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局”和“司”。在古代汉语中,“局”通常指机构或组织,而“司”则指负责某项事务的部门或官员。因此,“局司”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个负责特定事务的官方机构或部门。
在古代,“局司”常用于指代各种官方机构,如盐铁司、户部司等。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到。例如,在描述古代官制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某个“局司”。
“局”和“司”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悠久的历史。“局”最初指棋盘或游戏场所,后来引申为机构或组织。“司”则源自“掌管”或“负责”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司”逐渐成为指代官方机构的固定词汇。
在古代,“局司”是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这些机构的存在和运作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
提到“局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官方文书和繁复的行政程序。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正式、严肃甚至有些繁琐的情感反应。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局司”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行政管理和官僚体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局司”:
古道西风瘦马,
盐铁局司繁忙。
文书卷卷如山,
官吏往来匆忙。
想象一个古代的“局司”场景,可能会联想到繁忙的办公室、官员们忙碌的身影、翻阅文书的声音和官员们讨论事务的低语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国的“Ministry”或美国的“Department”。这些词汇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局司”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行政体系和官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运作方式。
1.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局,促也。 、 《诗·小雅·正月》-不敢不局。 、 潘民《乘舆箴》-意局而辞野。
【组词】
局守、 局定、 局囿、 局滞、 局蹐、 局脊、 局数、 局趣、 局局蹐蹐、 局促乡里
2.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