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42
曳光弹是一种装有化学发光物质的弹药,发射后能在空中留下一道光迹,通常用于指示目标、校正射击方向或作为信号使用。字面意思是指在空中拖曳着光线的弹药。
曳光弹的词源来自于其功能,即在空中拖曳光线。随着技术的发展,曳光弹的种类和用途也在不断扩展,从最初的军事用途发展到民用领域,如救援和信号传递。
在军事文化中,曳光弹是战争电影和文学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技术的进步。在和平时期,曳光弹的比喻用法也常见于描述引人注目的社会**或个人行为。
曳光弹往往让人联想到战争和冲突,带来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同时,它也象征着指引和希望,如同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在军事训练中,曳光弹的使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提高射击精度,还能在复杂环境中提供必要的视觉辅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曳光弹比喻为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如:
在生命的夜空中, 你是那颗曳光弹, 划破迷茫, 照亮前行的方向。
曳光弹的视觉联想是夜空中一道明亮的光迹,而听觉联想则是子弹划破空气的尖锐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曳光弹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曳光弹被称为“tracers”。
曳光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比喻用法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通过对曳光弹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臾曳也。 、 《礼记·曲礼》-车轮曳踵。 、 《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武举前曳踵。 、 《楚辞·怨思》。注:“引也。”-曳彗星之皓旰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
【组词】
弃甲曳兵;曳尾泥涂、 曳步、 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 曳开、 曳兵弃甲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3.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