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1:25
委婉地暗示或劝戒。
1.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
2.
【讽】
(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讽,诵也。 、 《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兴道讽诵言语。 、 《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少不讽。 、 唐·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 《西游记》-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
【组词】
讽味、 讽经、 讽书、 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