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24
词汇“备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备”和“究”两个字来理解。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备究”可能指的是“准备研究”或“预备探究”的意思。
由于“备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学术或研究领域,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比如在开始一个研究项目之前,需要“备究”相关资料和方法。
由于“备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备”和“究”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临时性词汇。
在**的学术文化中,强调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备究”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常见,但体现了对研究工作的重视。
“备究”给人一种严谨、认真的感觉,联想到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深度。
在实际生活中,我曾在准备一个重要的项目报告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备究”相关数据和文献,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备究”融入到描述学术探索的诗句中:
星辰大海,无尽探索,
备究之路,步步为营。
“备究”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景,以及翻阅书籍、实验操作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eliminary research”或“preparation for research”,体现了不同语言对研究准备阶段的描述。
“备究”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对研究工作的重视和严谨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学术和研究相关的概念。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究】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究,穷也。 、 《诗·大雅·荡》-靡届靡究。 、 《汉书·食货志》-害气将究。 、 《吕氏春秋·任地》-此告民究也。 、 《诗·大雅·荡》-靡届靡究。 、 《汉书·食货志》-害气将究。 、 《吕氏春秋·任地》-此告民究也。 、 《国语》-必须天道,[如日月]周旋无究。
【组词】
究途、 究年、 究归
谋划;研究;探求。
【引证】
《尔雅》-究,谋也。 、 《诗·小雅·小弁》-不舒究之。 、 《诗·大雅·皇矣》-爰究爰度。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莫可究详。
【组词】
究讨、 究理、 究心、 究味、 究明、 究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