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6:09
料珠 一词通常指的是用各种材料制成的珠子,这些材料可以是宝石、玻璃、塑料、木头、骨头等。料珠在手工艺和珠宝制作中非常常见,用于制作项链、手链、耳环等饰品。
料珠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料”(材料)和“珠”(珠子)组成。在古代,料珠的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天然材料到后来的合成材料,反映了人类工艺技术的进步。
在不同的文化中,料珠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非洲文化中,料珠常用于部落身份的标识;在印度文化中,料珠则常用于**仪式和节日装饰。
料珠通常给人以精致、美丽和手工艺术的联想。它们可以唤起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自然材料的欣赏。
在个人生活中,料珠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表达心意和祝福。它们也是手工艺爱好者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诗歌中,料珠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岁月如料珠,一串串滑过指尖,留下无尽的回忆。”
料珠的视觉联想通常是多彩和闪亮的,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它们在制作过程中碰撞的声音,或是佩戴时轻轻摇晃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料珠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各异,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技术水平。例如,日本的料珠可能更注重色彩的和谐与细腻,而非洲的料珠则可能更强调图案的象征意义。
料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物品,还承载了文化和工艺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
2.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