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9:16
工艺品:指通过手工或机器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的各种工作。工艺品通常指的是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物品,如陶瓷、木雕、织物、金属制品等。
“工艺品”一词源于“工艺”和“品”的结合,其中“工艺”指的是制作物品的技术和方法,“品”则指物品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品的定义逐渐扩展,包括了更多种类的手工制品。
在许多文化中,工艺品不仅是实用的物品,也是文化传承和身份的象征。例如,**的陶瓷工艺品、印度的手织布和非洲的木雕都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艺品常常让人联想到手工的温暖、传统的价值和艺术的精致。它们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在我的旅行中,我曾购买过一件手工制作的陶瓷工艺品,它不仅装饰了我的家,也让我每次看到它都能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旅程。
在诗歌中,工艺品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的技艺或作品的精致,如:
她的笔触如匠人手中的陶土, 细腻而充满生命, 每一笔都是对美的追求, 每一划都是对完美的渴望。
看到工艺品,我可能会联想到手工制作的声音,如陶轮转动的声音、木头雕刻的沙沙声,以及金属敲击的清脆声。
在不同文化中,工艺品的定义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日本的漆器工艺品、意大利的玻璃工艺品和墨西哥的彩绘陶器都是各自文化中的瑰宝。
工艺品不仅是物品,它们是文化和技艺的载体。通过对工艺品的学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传统和艺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工艺品这个词汇帮助我们传达对美的追求和对工艺的赞赏。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艺,种也。 、 《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 、 《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 、 《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 、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以艺粟菽。 、 清·张廷玉《明史》-艺蔬自给。
【组词】
艺植、 艺人、 艺圃
技能;才能。
【引证】
《论语·雍也》-求也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艺天下无双。 、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组词】
球艺;艺业、 艺高人胆大
3.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