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59
词汇“掠是搬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无端地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制造不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在别人之间挑起争端,无事生非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掠是搬非”常用来描绘那些心机深沉、善于挑拨的角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警告或指责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
“掠是搬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中不良行为的批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中庸之道,因此对于那些喜欢掠是搬非的人,社会普遍持有负面看法。这种行为被视为破坏社会和谐和个人品德的体现。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阴险、狡诈和不诚实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或警惕,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清醒和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喜欢掠是搬非的人,我会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同时,我也会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保持诚实和正直。
在诗歌中,可以将“掠是搬非”融入对人性阴暗面的描绘,如:
世间纷扰多,掠是搬非者,
心机深似海,言语毒如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背后窃窃私语的画面,传达出不安和猜疑的氛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语和流言蜚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信任的气氛。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stir the pot”或“spread rumo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挑起争端和传播不实信息的含义。
“掠是搬非”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负面行为,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诚信和正直。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1.
【掠】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掠,夺取也。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搬】
(形声。从手,般声。本义:挪动)。
同本义。
【引证】
《五灯会元·文益禅师》-师见僧搬土次,乃以一块土放僧担上。
【组词】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把货物搬走;他早就搬走了;搬场
4.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