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2:07
“京歌”一词通常指的是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歌曲或音乐形式。它融合了北京的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常常反映北京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情感。
“京歌”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京”(指北京)和“歌”(指歌曲)组成。随着北京文化的传播和音乐的发展,京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演变。
京歌作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北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它在社会中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提到“京歌”,我联想到的是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那些悠扬的旋律。它带给我一种怀旧和亲切的情感,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在我的一次北京旅行中,我特意去听了现场的京歌表演,那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者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创作一首关于北京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胡同深处,京歌悠扬, 老槐树下,时光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北京人坐在四合院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把二胡,悠扬的京歌旋律在空中回荡。这种场景不仅触动了视觉,也深深打动了听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京歌”的词汇,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音乐,如美国的乡村音乐、爱尔兰的民谣等,它们都承载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京歌”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京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