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1:23
柔茹刚吐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柔软的容易吞咽,刚硬的难以吐出。基本含义是指对待不同的人或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通常指对待强者软弱,对待弱者则强硬。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处理事务时的双重标准或不公平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柔茹刚吐 常用来批评那些在权力面前卑躬屈膝,而对弱者则欺凌压迫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不同社交场合或面对不同人时的不同表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欺软怕硬、双重标准 反义词:一视同仁、公平无私
同义词中的“欺软怕硬”强调了对弱者的欺压和对强者的畏惧,而“双重标准”则更多指在评价或处理事务时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标准。反义词中的“一视同仁”和“公平无私”则强调了对待所有人和事物的平等和公正。
柔茹刚吐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中。
在传统文化中,柔茹刚吐** 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儒家提倡的“仁”和“义”的原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不公平和不一致态度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它让人联想到虚伪、不诚实和缺乏原则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表现出柔茹刚吐的行为,比如在工作中对上级阿谀奉承,对下属则苛刻严厉。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团队的合作氛围,影响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权力的阴影下,他柔茹刚吐,
对强者低头,对弱者却无情。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同人面前变换面孔的画面,这种变化可能是通过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来表现的。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说话的语调和语气变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ouble standards" 或 "kowtow to the powerful while bullying the weak",这些表达也反映了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公平行为的共同认知。
柔茹刚吐 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不公平行为,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坚持原则,保持公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公平行为的批评和反思。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1.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柔,木曲直也。 、 《诗·小雅·小弁》-荏染柔木。
【组词】
柔木
2.
【茹】
(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 《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 《礼记·礼运》-饮其血,茹其毛。 、 《诗·大雅·庶民》-柔则茹之。 、 、 《庄子·人间世》-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荑实。
【组词】
茹荤饮酒、 茹毛、 茹草、 茹恨、 茹素、 茹菜、 茹荤、 茹薇、 茹斋
3.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引证】
《增韵》-刚,坚也。 、 《说文》-刚,彊断也。 、 《荀子·臣道》-挢然刚折。 、 《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 、 《诗经·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组词】
刚巨、 刚条、 刚木、 刚土
4. 【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