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4:51
“一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建筑群中的主要宫殿,或者是某个组织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在古代,一宫往往指的是的居所,如紫禁城中的主要宫殿。
“一宫”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皇宫建筑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指代任何组织或建筑群中的核心部分。
在**文化中,“一宫”常常与皇权、尊贵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象征,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提到“一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宏伟的建筑、庄严的氛围和历史的沉淀。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敬畏、尊重或是对过去的怀念。
在参观故宫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一宫”的庄严和历史厚重感,这种体验让我对**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将“一宫”比喻为心灵的归宿,如:“心之一宫,藏匿着岁月的秘密,每一砖一瓦,都是时间的印记。”
想象一座古老的宫殿,金碧辉煌的屋顶,回响着历史的钟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都与“一宫”紧密相关。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宫殿,也有类似的中心建筑,如凡尔赛宫的镜厅,虽然名称不同,但都代表了权力和尊贵的中心。
“一宫”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名称,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