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41
械具:指用于某种特定工作或操作的工具或设备,通常具有一定的机械结构,用于辅助或增强人类的工作效率。
械具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械”字最初指木制的机械或工具,后来泛指各种工具和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械具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扩展和变化。
在工业化社会中,械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械具的设计和使用也体现了人类对效率和精确性的追求。
械具通常与效率、精确和专业性相关联。它们可能唤起对技术进步的敬畏,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械具无处不在,从厨房用具到汽车维修工具,它们都是我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得力助手。
在诗歌中,械具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类的努力和创造力:
铁锤与锯, 在工匠手中舞动, 创造出生活的框架。
械具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各种金属工具的图像,如锤子、钳子等。听觉联想可能包括金属碰撞的声音或电动工具的嗡嗡声。
在不同语言中,械具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用于工作的工具或设备。例如,英语中的“tool”或“equipment”与汉语中的“械具”相对应。
械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它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反映了人类对技术和创新的不断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械具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工具和设备相关的话题。
1.
【械】
(形声。从木,戒声。本义: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械,桎梏也。 、 《通俗文》-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 、 《后汉书·吴传》注-在手曰械。 、 《汉书·娄敬传》-械系敬广武。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三缢加别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地上刑械。
【组词】
械送、 械索、 械节、 械解、 械颈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