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4:08
“广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广”和“远”。字面意思是指范围广阔且深远。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空间、视野、影响或时间等方面的宽广和深远。
“广远”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广”和“远”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宽广和深远意义的词汇。
在文化中,“广远”常与追求知识、探索未知和胸怀大志等积极价值观相联系。它体现了人对于广阔视野和深远思考的推崇。
“广远”一词给人以开阔、自由和无限可能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感受到“广远”的意义,那是一次穿越广袤草原的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的广远和人类的渺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随云广远,梦逐风自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st and distant”,但“广远”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其内涵更为丰富,包含了中文特有的文化意蕴。
“广远”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空间的宽广,也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开阔和深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1.
【广】
(形声。从广(yǎn),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yǎn,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四周无壁的大屋。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广,殿之大屋也。 、 《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天子之堂广九雉。 、 《孟子》-居天下之广居。 、 《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是求马于唐肆也。 、 《汉郊祀歌》-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 、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