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9:18
“三坟”一词源自**古代,指的是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三位古代帝王所著的书籍,这些书籍被认为是古代的经典文献。在现代汉语中,“三坟”通常泛指古代的经典或古籍,尤其是那些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献。
在文学中,“三坟”常被用来象征古代智慧和文化遗产,如在古典诗词中提到“三坟五典”,用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学术研究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这个词则有更具体的学术含义。
同义词:古籍、经典、文献 反义词:现代文献、新作
同义词如“古籍”强调的是书籍的古老性质,而“经典”则侧重于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反义词如“现代文献”则指代的是当代的作品,与“三坟”所代表的古代文献形成对比。
“三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原指古代帝王所著的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成为泛指古代经典文献的词汇。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保留了其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在*文化中,“三坟”代表了古代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是后世学和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体现了**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继承。
提到“三坟”,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一种对古代智慧的敬畏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曾多次引用“三坟”中的内容,用以支持我的论点。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与古代文献对话,理解古人的思想。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读罢三坟心自明,古风犹存字里行。”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籍堆中翻阅着《三坟》,四周是静谧的书香和历史的回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古代经典文献的词汇,如希腊的“荷马史诗”在某种程度上与“三坟”有相似的文化和学术地位。
“三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体现了语言的深度和广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坟】
(形声。从土,贲(bēn)声。本义:大防)。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丘》-坟,大防。 、 《尔雅释地》-坟莫大于河坟。 、 《诗·周南·汝坟》。传:“大防也。”-遵彼汝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