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2:51
吹奏乐是指通过吹气进入乐器,使乐器振动发声的音乐形式。这类乐器通常包括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以及某些打击乐器(如口琴)。吹奏乐可以是独奏、合奏或作为管弦乐队的一部分。
在文学中,吹奏乐常被用来描绘场景或表达情感,如描述一个宁静的乡村傍晚,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吹奏乐”来指代任何通过吹气演奏的音乐,而不特指某种风格或类型。在专业领域,吹奏乐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技巧、乐器的维护和调音等。
同义词:吹管乐、吹气乐 反义词:弹拨乐(如吉他、竖琴)、打击乐(如鼓、锣)
“吹奏乐”一词源于对音乐演奏方式的描述,随着音乐的发展和乐器的多样化,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多类型的吹气乐器。
在许多文化中,吹奏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意义。例如,在某些仪式中,特定的吹奏乐器被用来召唤神灵或表达敬意。
吹奏乐常让人联想到庄严、宏伟的场景,如军乐队在阅兵式上的演奏,或是温暖、亲切的氛围,如家庭聚会中口琴的即兴演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夏夜的集市上总有一位街头艺人吹奏着悠扬的口琴,那音乐至今仍让我感到宁静和快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吹奏乐”:
在月光下,风中传来吹奏乐的旋律, 像是夜的低语,轻抚着沉睡的大地。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一位音乐家在海边吹奏长笛,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音乐与自然和谐共鸣。
在不同文化中,吹奏乐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在非洲文化中,某些吹奏乐器用于传递信息和社交,而在西方文化中,吹奏乐更多与表演艺术相关。
通过对“吹奏乐”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音乐和文化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专业音乐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即兴演奏,吹奏乐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表达力。
1.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
3.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