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0:25
失利:字面意思是指在竞争或比赛中失败,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基本含义是指遭遇挫折或失败,通常用于描述在体育比赛、商业竞争、学术考试等场合中的不利结果。
“失利”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表示失去,“利”表示利益或优势。随着语言的发展,“失利”逐渐被用来描述在各种竞争中的失败。
在**文化中,“失利”常常与“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格言相联系,强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失利”也常被用来描述个人或团队在竞争中的不利情况,引发对策略和方法的反思。
“失利”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失落和挫败的情感。它可能引发对失败的恐惧和对成功的渴望,影响个人的自信心和动力。在表达中,它常常用来描述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但也可能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失利”的含义。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注重学*方法和时间管理,最终帮助我在后续的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利”:
在人生的赛场上,
我们时而失利,时而胜利,
但每一次跌倒,
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在英语中,“失利”可以对应为“defeat”或“loss”。这些词汇在描述失败时与“失利”相似,但“defeat”更侧重于在战斗或竞争中的失败,而“loss”则更广泛地描述任何形式的失去。
通过对“失利”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失败的词汇,也是一个引发反思和激励的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失利”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同时也提醒我们从失败中学*和成长的重要性。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