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48
“湘夫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屈原的《楚辞·九歌》中的《湘夫人》一篇。字面意思指的是湘水之神的妻子或湘水的女神。在文学作品中,湘夫人常被描绘为美丽、哀怨的女性形象,象征着水域的神秘与女性的柔情。
在文学语境中,“湘夫人”常用于描绘与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或表达对逝去爱情的哀思。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学或神话时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历史学或神话学中,湘夫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湘水女神、湘妃(在某些传说中,湘夫人也被称为湘妃) 反义词:这个词汇在意义上较为独特,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湘夫人”一词源自《楚辞》,是屈原在描述湘水之神时创造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表达水域神话和女性哀怨情感的象征。
在**文化中,湘夫人代表了水的神秘和女性的柔美。她的故事和形象在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中广泛流传,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敬畏与赞美。
湘夫人的形象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神秘感,让人联想到水波荡漾的湖面和夜晚的月光。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在阅读《楚辞》时,湘夫人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形象和故事在我心中唤起了对古代文学和神话的兴趣。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湘夫人”:
湘夫人,湘夫人, 水波荡漾夜未央。 月光洒落湖面上, 思念如潮涌心房。
湘夫人的形象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月光下的湖面,水波轻轻荡漾,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岸边,眼神中充满了哀愁。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古筝曲,如《湘妃怨》,来增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神话形象可能包括希腊神话中的海仙女或北欧神话中的水女神,它们都代表了水的神秘和女性的美丽。
通过对“湘夫人”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湘】
(形声。从水,相声。本义:湘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出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与漓水同源,经湖南长沙府湘阴县至磊石山八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许云入江未详。”-湘,湘水也。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 《楚辞·涉江》-沈玉躬兮湘汨。 、 《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组词】
湘灵、 湘帘、 湘累、 湘妃之泪、 湘娥、 湘江旧迹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