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2:59
词汇“宴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雅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宴息”字面意思是指在宴会中休息或暂停。基本含义是在宴饮或聚会中暂时停歇,可能是因为休息、交谈或其他原因。
“宴息”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宴会中的暂时停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宴会是社交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宴息可能是一种礼仪性的安排,用于调节宴会的节奏,让宾客有机会交流和休息。
“宴息”这个词给人一种优雅和宁静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宴会的场景,可能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和优雅的交谈。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要描述一个正式宴会中的短暂休息时刻,可以使用“宴息”来增添一丝文雅和历史感。
在创作中,可以将“宴息”融入到一个描述古代宴会的场景中,如:“夜幕降临,宴席上的灯火通明,随着乐声渐歇,主人宣布宴息,宾客们纷纷离席,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宴会的画作,其中人们暂时停下动作,进行交谈或休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宴会中的音乐暂时停歇,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低语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宴息”的词汇,但类似的场景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比如西方的宴会中也会有短暂的休息时刻。
“宴息”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用,但它能够为语言增添一份文雅和历史感。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宴会的礼仪和文化。
1.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