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5
日久天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日子长久,时间久远”。它用来形容时间非常长,经历了很多岁月。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时间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在文学作品中,日久天长 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深厚感情或某种状态的持久性。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或者某种关系非常稳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个**或文化的长期影响。
同义词:长年累月、岁月悠长、经年累月 反义词:一朝一夕、转瞬即逝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时间长度和语境的细微变化。反义词则强调时间的短暂和迅速。
日久天长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描述时间长久性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日久天长 常与耐心、坚持和深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时间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长期积累和持续努力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深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如古老的建筑、深厚的友谊和传统的文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日久天长 来形容我和一位老朋友之间的友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友情依然坚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日久天长,岁月如歌, 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无数的离合。”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城墙或老树的画面,配以悠扬的古琴音乐,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over the long haul" 或 "through thick and thin",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时间的持久性和经历的长期性。
日久天长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时间的深远影响。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语言的细腻和文化的深度。
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学习外语没有什么诀窍,只有靠~地积累。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