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5:01
“日落千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阳落山时从高处迅速下降,比喻事物迅速衰落或地位急剧下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名声、地位、事业等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滑。
“日落千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自然现象“日落”的启发,结合“千丈”这一夸张的表达,形成了比喻意义。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常见,用以形容事物的急剧变化。
在文化中,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日落象征着结束和衰落。因此,“日落千丈”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广泛使用,用以描述各种形式的衰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悲哀的感觉,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衰落。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败、失望和无奈。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职场上的突然失势,或者某项事业的失败。例如,一个朋友可能因为一次决策失误而导致职业生涯日落千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昔日辉煌如日中,今朝衰败日落千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太阳从高空中迅速下沉,象征着事物的衰落。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from grace”或“plummet”,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对应“日落千丈”的视觉比喻,但传达了相似的迅速衰落的概念。
“日落千丈”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绘了事物的物理下降,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于衰败和失败的感受。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3.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4.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