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7:14
词汇“正枝正叶”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端正、正直,没有偏差或瑕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正枝正叶”字面意思是指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长得端正、整齐。比喻人的品行端正,行为合乎规范,没有偏差。
“正枝正叶”这个成语来源于对自然界中树木生长状态的观察,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品行和行为。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并不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它被广泛使用来强调正直和规范。
在**传统文化中,正直和规范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正枝正叶”这个成语在强调这些品质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正直、诚实和可靠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行为上保持端正,符合社会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称赞那些行为端正、品行良好的人,或者在自我反思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正直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枝正叶映日红,品行端正人称颂。”
想象一棵树,枝叶整齐,生长得笔直,这样的画面给人以秩序和美感。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整齐的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straight and narrow”(直而窄的路)在英语中用来形容正直和规范的行为。
“正枝正叶”这个成语在强调正直和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人品行的赞美,也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维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3.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4.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