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37
词汇“俭节”通常指的是节俭、节约的行为或品质。它强调在生活消费和资源使用上的谨慎和克制,避免浪费,追求经济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俭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俭”字意为节俭,而“节”字在此处意为节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强调节约和节制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俭节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节用”理念相契合,强调适度消费和资源合理利用。
“俭节”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谨慎、理性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消费和生活中保持克制,追求长远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尝试实践俭节的原则,比如在购物时考虑物品的实用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俭节如清泉,细流汇成海,点滴积累,成就非凡。”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地修补着旧衣物,背景音乐是轻柔的古筝曲,这样的场景传达出俭节的氛围。
在英语中,“frugal”和“thrifty”可以对应“俭节”,虽然它们在细微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节约和避免浪费。
“俭节”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指导个人行为,也影响社会风气和经济发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俭节”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消费惯和责任感。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