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直言正谏

时间: 2025-04-26 02:20:09

直言正谏

基础信息

【直言正谏】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09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直言正谏】的来源

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直言正谏】的引证

其有~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

【直言正谏】的相关字

1.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4. 【谏】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谏,证也。 、 《楚辞·七谏序》-谏者,正也。 、 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 、 《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掌谏五恶。 、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周礼·地官》-保氏常谏王恶。 、 《战国策·赵策》-大臣强谏。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 、 诸葛亮《出师表》-忠谏之路。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为拒谏。
【组词】 谏阻纳质、 谏鼓

相关问答

直言正谏是什么意思

直言正谏打一生肖

直言正谏近义词

直言正谏翻译

直言正谏的下句是什么

正言直谏的意思

直言直谏

正言直谏的故事

直言直谏的意思

直言规谏

推荐查询

  • 直言正谏是什么意思
  • 直言正谏打一生肖
  • 直言正谏近义词
  • 直言正谏翻译
  • 直言正谏的下句是什么
  • 正言直谏的意思
  • 直言直谏
  • 正言直谏的故事
  • 直言直谏的意思
  • 直言规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待命 待势乘时 待兔守株 待价藏珠 待价而沽 待人接物 待产 待业 径骏 径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寅 地电 貝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出点子 建之底的字 时间差 全科人儿 川字旁的字 自然而然 无斁 朝令夕改 节同时异 鹤发松姿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