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41
“松柏后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松树和柏树在其他树木凋零后仍然保持青翠。这个成语比喻在困难或不利的环境中,某些人或事物能够坚持到最后,保持不败。
“松柏后雕”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原意是指在严寒的冬季,松柏依然保持青翠,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在逆境中坚持到底的精神。
在中国文化中,松柏象征着长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坚韧和毅力的推崇。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坚持和胜利的画面。它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坚持到底。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长跑比赛中看到一位选手在几乎所有人都放弃的情况下坚持跑到终点,这种精神让我深刻理解了“松柏后雕”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雨如晦,松柏后雕,不屈的灵魂在岁月中燃烧。”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凋零的树林中,几棵松柏依然青翠挺拔。背景音乐可以是沉稳有力的进行曲,增强坚持和力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st man standing”,意指在竞争或困难中最后存活或成功的人。
“松柏后雕”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的赞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坚韧和毅力,这种精神在任何语言和文化中都是宝贵的。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柏】 ——见“黄柏”:即黄檗。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雕】
(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引证】
《书·太古誓》-流之为雕。 、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 、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雕而有角。 、 唐·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组词】
雕悍、 雕鸷、 雕鹗、 金雕;海雕;坐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