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4:10
承欢膝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父母或长辈的膝下接受宠爱和教导”。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子女孝顺父母,或者晚辈尊敬长辈,享受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
在**文化中,孝顺父母被视为一种美德,承欢膝下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它鼓励人们珍惜与家人的时光,传承孝顺的美德。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许多家庭成员承欢膝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承欢膝下,岁月静好,亲情如织,温暖心房。”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孩子们围绕在他膝下,听他讲述故事。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tting at one's feet”,意指在长辈或导师的指导下学,虽然含义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尊敬和学的概念。
承欢膝下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表达孝顺和家庭温暖的词汇,也是**传统文化中家庭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情感价值,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的时光,传承孝顺的美德。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冀尘迹丘中,绝汉机于俗纲,~,驭潘舆于家园。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3.
【膝】
(形声。从肉,桼(qī)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引证】
《礼记》-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组词】
膝馒头、 膝下荒凉、 膝踝、 膝拐、 膝弯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