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7:47
卖卜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出售卜卦服务”。在**传统文化中,卜卦是一种预测未来、解答疑惑的神秘活动,通常由专业的卜者进行。因此,“卖卜”指的是卜者通过提供卜卦服务来谋生。
在文学作品中,“卖卜”常常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尤其是那些涉及市井生活、江湖人物的描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传统文化或历史时,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民俗学,研究者可能会深入探讨“卖卜”在古代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
同义词:卜者、卜卦师、算命先生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不信卜者”或“科学预测”等概念。
“卖卜”一词源于古代**的卜卦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卜卦的实践有所减少,但这个词汇仍然保留在汉语中,用于描述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现象。
在**古代社会,卖卜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卜者被认为拥有解读天意的能力。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命运的探索。
提到“卖卜”,我联想到的是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氛围,以及人们对命运的无奈和好奇。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遇到卖卜的情况,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卖卜”:
古巷深处卖卜声,
铜钱落地问前程。
星辰指引迷途客,
一卦解千愁。
想象一个古代市集的场景,卖卜的摊位上挂着八卦图,卜者在低声念诵经文,铜钱在桌上轻轻碰撞,这些声音和画面都能唤起对“卖卜”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业可能包括占星师、塔罗牌读者等,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提供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导。
“卖卜”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描述,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某些方面,以及人们对命运和未知的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卜】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引证】
《周礼·大卜》注-问龟曰卜。 、 《礼记·曲礼》-龟为卜,蓍为筮。 、 《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 《史记·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指意。
【组词】
卜一课、 卜正、 卜人、 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