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0:49
学历:指个人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每一个阶段的学历,都是经过学习,通过考试,达到合格标准后所获得的文凭或证书。
学历一词源于汉语,由“学”和“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学”指学习,“历”指经历,合起来即指学习的经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的含义逐渐固定为通过正规教育机构获得的学习经历和证书。
在许多社会中,学历被视为个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高学历往往与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社会评价相关联。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学历歧视和对实际能力的忽视。
学历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努力、成就和竞争。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功的追求,但也可能带来压力和焦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学历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它帮助我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但也提醒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学历”:
书页间的足迹,
学历的光辉,
知识的海洋,
探索的旅程。
学历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的书架、毕业典礼的庄严音乐,或是学术讲座的严谨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学历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亚洲国家,学历被高度重视,而在一些欧洲国家,实际工作经验可能更受重视。
学历是衡量个人教育背景的重要标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学历的同时,不应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