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6:18
词汇“栗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栗薪”字面意思是指栗树的木材,即栗木。在古代,栗木常被用作燃料,因此“栗薪”也可以指代栗木作为燃料使用。
“栗薪”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木材的分类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生活中对栗薪的需求减少,导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
在古代,栗薪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冬季取暖方面。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方式。
提到栗薪,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温暖的炉火和传统的农耕文化。它带有一种朴素和温馨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栗薪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活动中。例如,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可能会用到栗薪作为装饰或象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栗薪燃起,岁月静好,炉火旁的故事,温暖了冬夜的寒冷。”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不同类型的木材或燃料。例如,在北欧国家,松木可能更为常见。
“栗薪”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