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9:13
词汇“桑新妇”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文化背景来进行分析。
“桑新妇”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桑树下的新妇”。在这里,“桑”通常指的是桑树,而“新妇”则是指刚结婚的女子。这个词汇可能源自某种特定的文化或习俗,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由于“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没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如果存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它可能在描述某种传统婚礼或习俗时被提及。
由于“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假设它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词汇,可能会有类似以下的句子:
同义词可能包括“新嫁娘”或“新娘”,而反义词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因为“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如果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民俗资料来了解其来源。
如果“桑新妇”源自某种特定的文化或习俗,它可能在描述该文化的婚礼或女性角色时具有特定的意义。例如,在一些传统文化中,桑树可能与女性的美德或婚姻的纯洁性有关。
对于不熟悉这个词汇的人来说,“桑新妇”可能引起好奇或困惑的情感反应。如果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可能会产生对传统美学的欣赏或对女性角色的思考。
由于“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桑新妇”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绘传统婚礼的场景或女性的角色。例如,在诗歌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桑树下新娘的画面,可能伴随着传统婚礼的音乐或自然的声音。
由于“桑新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如果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可以比较类似的文化习俗在其他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桑新妇”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意义和使用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3.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