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6:46
庶兄弟:在汉语中,“庶兄弟”指的是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家族关系,特别是古代**的贵族或皇室家族中,由于多妻制或妾室的存在,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血缘关系。
文学: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庶兄弟”一词常用来描述贾宝玉与贾环之间的关系,贾环是贾政与妾室所生的儿子,因此与贾宝玉(正室所生)是庶兄弟关系。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通常在讨论家族历史或复杂的家庭关系时才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人类学、社会学或历史学中,研究古代家族结构和亲属关系时,可能会使用到“庶兄弟”这一概念。
同义词:异母兄弟、异父兄弟
反义词:嫡兄弟(同父同母的兄弟)
“庶”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非正式的、次要的,而“兄弟”则是指同辈的男性亲属。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多妻制的废除,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社会,庶兄弟的地位往往低于嫡兄弟,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血统和出身的重视。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大大减弱,但在某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地区或家族中,仍可能存在类似的社会现象。
提到“庶兄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情感纠葛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因为它常常与不公和矛盾联系在一起。
在现代社会,由于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庶兄弟的概念已经变得相对陌生。但在某些传统家族或特定文化背景下,这个词汇仍然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
在创作中,可以将“庶兄弟”作为一个角色设定,探讨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关系和冲突,或者通过这个概念反映社会对不同出身人群的态度和偏见。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家族的画像或宫廷剧中的场景,而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对话或旁白。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的一些地区,由于种姓制度和多妻制的存在,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但具体的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庶兄弟”这个词汇虽然在中文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家族关系的特点。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有限,但它仍然是理解历史和文化差异的重要窗口。
1.
【庶】
煮。
【引证】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庶’之本义,乃以火燃石而煮,是根据古人实际生活而象意依声而造字的。 、 《周礼·秋官》-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组词】
庶虫
2.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3.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