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26
挥戈:字面意思是指挥动兵器,特别是指挥动戈这种古代兵器。基本含义通常是指进行战斗或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
“挥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戈是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挥戈即挥动这种兵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实际的战斗动作,也用来比喻强烈的行动或决心。
在**文化中,“挥戈”常常与英勇、果断和战斗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战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对英雄主义的一种赞美。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有力的和勇敢的。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勇士,以及他们在面对敌人时的无畏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当时我鼓励团队成员“挥戈直上”,最终我们克服了困难,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挥戈斩断千重雾,策马奔腾万里云。”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身穿盔甲的战士在战场上挥动戈的场景,听觉上,可以想象金属碰撞的声音和战士的呐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ing a sword”或“charge with a spear”,但这些表达没有“挥戈”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挥戈”这个词不仅是一个描述战斗动作的词汇,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传达出决心和勇气。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引证】
《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 《书·顾命》-执戈上刃。 、 《书·牧誓》-称尔戈。 、 《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 、 《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