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48
冰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像冰一样冷峻的面容。通常用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冷漠、不易接近,给人一种冷淡或高傲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冰颜”常用来形容主角或反派的冷漠性格,增强角色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看起来很冷淡的人,或者在描述一个场合中某人的表情时使用。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心理学或社会学中的某些现象。
同义词:冷面、冷峻、冷漠、冷酷 反义词:热情、温暖、和蔼、亲切
“冰颜”这个词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创造的词汇,结合了“冰”的冷硬特性和“颜”的面容含义。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冷面”或“冷峻”。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社交信号。一个“冰颜”的人可能会被视为不易亲近或缺乏社交技巧。在现代社会,这种表情可能被解读为个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距离感和不易接近。联想可能包括冰雪、寒冷的天气、孤独的感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除非是在描述一个特别冷淡的人或者在创作中需要营造一种冷峻的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冰颜,如冬夜的星,遥远而冷清,照亮了孤独的路径。”
视觉上,“冰颜”可能让人联想到冰雪覆盖的山峰或冰冷的湖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冷风吹过空旷地带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ce-cold stare”或“frozen expressio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冷淡和不易接近的感觉。
“冰颜”这个词在描述人的面部表情时非常有用,能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冷淡和不易接近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