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1:22
炫目:形容词,指光彩夺目,使人眼花缭乱,通常用来描述强烈的光线、色彩或装饰等。
“炫目”一词源自汉语,由“炫”和“目”组成。其中,“炫”意为炫耀、显示,而“目”指眼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能够引起视觉强烈反应的事物。
在现代社会,“炫目”常与奢侈、炫耀性消费相关联,有时也带有贬义,暗示过度张扬或不必要的高调。
“炫目”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兴奋感,但也可能引起不适或厌烦,特别是当过度使用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音乐节上看到舞台灯光设计极为炫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在夜空中炫目,如同失落的宝石,静静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炫目的烟花或灯光秀;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热闹的节日音乐或欢呼声。
在英语中,“dazzling”可以对应“炫目”,但在使用时可能更偏向于形容美丽而非炫耀。
“炫目”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炫目”可以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1.
【炫】
(形声。从火,玄声。本义:晃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炫,烂耀也。 、 《埤仓》-炫光貌。 、 《战国策·秦策》-炫熿干道。 、 《晋书》-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
【组词】
炫视、 炫目、 炫色、 炫炫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