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10:34
利税 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利)和应缴纳的税款(税)的总和。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在税收政策和财政管理方面。
在不同的语境下,“利税”的使用有所不同:
“利税”这个词汇是由“利”和“税”两个字组合而成,直接反映了其经济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相对固定,没有明显的历史演变。
在**,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税”这个词汇在政策制定和财政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也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利税”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对于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关联到责任、义务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遇到,除非是在阅读财经新闻或参与企业管理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利税”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贡献。
由于“利税”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它可能不容易直接关联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形象,但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
在不同语言中,“利税”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概念在各国的经济学术语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利税”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和财政领域的专业知识。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