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37
水葫芦(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属于天南星科。它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因其叶片形状类似葫芦而得名。水葫芦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水葫芦的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源自拉丁语,Eichhornia是为了纪念德国植物学家Dr. Eichhorn,而crassipes意为“粗茎的”。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19世纪被引入其他地区,因其繁殖迅速而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
水葫芦在一些地区被视为生态灾害,因为它能够堵塞水道,影响航运和渔业,甚至导致水质恶化。然而,在某些文化中,水葫芦也被用作饲料或绿肥。
水葫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
在我的家乡,水葫芦曾经泛滥成灾,覆盖了整个水库,导致当地居民饮水困难。后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人工打捞和引入天敌,才逐渐控制了水葫芦的蔓延。
在诗歌中,水葫芦可以被用来描绘自然的壮丽和破坏:
水葫芦蔓延,绿意盎然, 覆盖湖面,如翡翠般璀璨。 然而, beneath the beauty lies, 生态的危机,无声的叹息。
水葫芦的图片通常展示出其茂密的叶片和紫色的花朵,给人一种既美丽又危险的感觉。在音乐中,可以用缓慢而沉重的旋律来表现水葫芦对水域的压迫感。
在不同语言中,水葫芦的名称和使用情况各异。例如,在英语中称为“Water Hyacinth”,在法语中称为“Jacinthe d'eau”。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指同一种植物,并且都面临着类似的生态问题。
水葫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还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水葫芦的多重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生态问题,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一词汇。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葫】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
【引证】
《尔雅翼》-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
3.
【芦】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引证】
《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芦,芦菔也。 、 《方言》三-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
【组词】
芦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