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5:11
古代祭祀用的熟肉。
1.
【膰】
(形声。从肉,番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膰,祭余肉。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有事膰焉。 、 《谷梁传·定公十四年》-生日脤,熟曰膰。 、 《左传·成公十三年》-祀有执膰,戎有受脤。
2.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