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27:40
猎狗:字面意思是指专门用于狩猎的狗,通常经过训练,能够帮助猎人追踪、驱赶或捕捉猎物。在基本含义上,猎狗代表了一种功能性强的动物,它们在狩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猎狗”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中的“hunta dogga”,其中“hunta”意为猎人,“dogga”意为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现代英语中的“猎狗”。
在许多文化中,猎狗被视为狩猎传统的一部分,它们在狩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一些地区,猎狗的训练和使用是代代相传的技艺。
猎狗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因为它们展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忠诚。联想上,猎狗让我想到了自然、野外和生存技能。
在我小时候,我曾参观过一个猎狗训练中心,那里的猎狗展示了它们惊人的追踪能力和对主人的忠诚,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猎狗”:
猎狗的吠声在林间回荡, 忠诚的伙伴,追逐着梦想。 它们的脚步坚定,目光如炬, 在猎人的召唤下,勇敢前行。
看到“猎狗”这个词,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群猎狗在森林中奔跑,它们的毛发在阳光下闪耀,吠声在林间回响。
在不同文化中,猎狗的角色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猎狗是重要的狩猎伙伴,而在现代城市文化中,猎狗的形象更多地被浪漫化或理想化。
通过对“猎狗”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至关重要。
1.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
2.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