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时间: 2025-05-08 01:03:57

诗句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

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

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

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

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57

原文展示: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作者: 戴叔伦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
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
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
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
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白话文翻译:

在淮河和汴河初次遭遇动乱的时候,蒋山上烽火频起。为了和你及亲族一起逃离,我辞别了故乡。到达京口时遇到商客,海门处正刮着狂风。心中忧虑,不敢停留,夜里在惊涛骇浪中出发。云开时才看见太阳,潮水退去时炉峰显露。石壁转过棠树的阴影,鄱阳湖畔我寄住在茅草屋里。留连三十年,分种了越人的田地。家人亲属已经没有一半在身边,故乡的园地依然未曾回去。你家习文艺,旁边探究天人之际。父子之间自相传承,悠闲度过这几年。学成之后不求出名,认为道德胜于贫困。时常在街巷中喝酒,真是羲皇那样的人。最近因为工作繁忙,偶尔被簪组的同辈牵引。谤言在朝市上喧嚣,我感到惭愧无知。世俗的事业大小礼节,最近通晓了颜真卿和谢灵运的诗。想到你还领悟其中,非敢独自为师。

注释:

  • 淮汴:指淮河与汴河,古代动乱之地。
  • 蒋山:地名,象征战乱。
  • 京口:指京口(今镇江),水路交通要道。
  • 海门:指海门口,形容狂风的场景。
  • 鄱阳:指鄱阳湖,作者的寄居地。
  • 骨肉无半在:家人已不在身边,表达孤独。
  • 习文艺:学习文化艺术。
  • 羲皇:古代神话中的帝王,象征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48年-约795年),字景璞,号江南,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因其文学才华而受到推崇。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动荡时期,诗人因战乱而离开故乡,寄居他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动乱中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开头几句直入主题,描绘了淮汴地区的动乱与自己的无奈,紧接着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焦虑。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文艺的热爱与追求。诗人用海门的狂风、鄱阳的平静等对比,生动地表达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描绘了乱世的背景,标志着动荡和不安。
  •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表达了离开故乡,和亲人一起逃难的决心。
  •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在逃亡途中,心中焦虑不安,夜间出发在波涛中前行。
  •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经过艰辛后,终于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时间的流逝,表明了诗人长久的漂泊生活。
  •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家人几乎全在外地,难以团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开方见日”,比喻经过艰难后迎来光明。
  • 对仗:如“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困境的不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人们的无奈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乱。
  • 狂风:象征不安与焦虑。
  • 炉峰:象征希望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镇江
    • B. 南京
    • C. 武汉
      答案:A. 镇江
  2. 诗中“忧心不敢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A. 快乐
    • B. 焦虑
    • C. 平静
      答案:B. 焦虑
  3. “云开方见日”中的“云”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生活的困境
    • C. 朋友
      答案:B. 生活的困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同样在动乱中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戴叔伦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 忆西湖 满江红·屈指兴亡 赠姑子王师孟 赠仙翁三首 其三 赠仙翁三首 其二 赠仙翁三首 其一 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七 浪淘沙 风夕怀茜玉 春日北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痺不仁 麥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要凡 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宇庇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包含戆的词语有哪些 归华别业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挂肠悬胆 私字儿的字 单耳刀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包含诌的词语有哪些 感慨系之 时时 要处 唾手可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