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18
“沃壤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肥沃的土地绵延千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通常用来比喻一个地区资源丰富,经济繁荣。
在文学作品中,“沃壤千里”常用来描绘富饶的自然景观,如诗句“沃壤千里,稻香四溢”。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例如:“这个城市的郊区沃壤千里,农业非常发达。”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地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土壤质量和土地的适宜性。
同义词“膏腴之地”同样形容土地肥沃,但“沃壤千里”更强调范围的广阔。反义词则描述土地贫瘠,不适宜耕作。
“沃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沃”意为肥沃,“壤”指土壤。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的肥沃与国家的繁荣紧密相关。因此,“沃壤千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描述,也象征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繁荣的联想,让人想到丰收的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它传递出一种富饶和满足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参观了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我可能会用“沃壤千里”来形容那里的土地状况,表达对当地农业成就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沃壤千里,春风拂面,绿波荡漾,稻香满园。”
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耳边是鸟鸣和风声,这样的场景与“沃壤千里”的描述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rtile land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虽然不如“沃壤千里”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义。
“沃壤千里”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土地的肥沃,也反映了人们对富饶和繁荣的向往。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对于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况襄阳依山阻汉,~,设若侵略,据山以为巢穴,如人扼其咽喉。
1.
【沃】
(形声。从水,夭(yāo)声。本义:把水从上浇下)。
同本义。
【引证】
《论衡·偶然》-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
【组词】
沃盥、 沃酹、 沃漏、 沃醊、 沃雪、 沃馈、 沃洒
2.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
3.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4.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