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35
月尽(yuè jì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月末”或“月底”,指的是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时间的结束,特别是在农历的背景下。
月尽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月尽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月”和“尽”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月亮”和“结束”。在古代汉语中,月尽一词的使用较为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月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尽有时与节日的准备或结束相关,如农历新年前的准备工作。此外,月尽也常与农业社会的季节性活动相关,如收割的结束。
月尽这个词给人一种时间紧迫和结束的感觉,可能会引发对过去一个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月尽可能与每月的财务规划和总结相关,帮助个人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
在诗歌中,月尽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月尽星稀夜未央, 人生如梦几多长。
月尽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月亮的圆满,可以通过摄影或绘画来表现这种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nd of the mon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概念相似。
月尽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深厚底蕴和文化背景。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