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3:31
“吃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力、费力。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某项工作或活动需要较大的力气或精力,或者某人在做某事时感到吃力。
“吃劲”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吃”和“劲”两个字组成。其中,“吃”在这里表示消耗或承受,“劲”表示力量或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日常语言中被广泛使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含义。
在文化中,“吃劲”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努力和坚持。它体现了人勤劳、坚韧的民族性格。
“吃劲”这个词给人一种努力和奋斗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们,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也要坚持不懈。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搬家时,搬运沉重的家具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吃劲”的感觉。那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和帮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吃劲”:
晨曦初露,他肩扛重担,
步履蹒跚,吃劲前行。
汗水滴落,映照坚韧,
不屈不挠,终达彼岸。
“吃劲”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个人满头大汗、咬紧牙关努力工作的画面。在听觉上,它可能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和肌肉的紧绷声。
在英语中,“吃劲”可以对应为“exert effort”或“strain”。这些词汇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努力和费力的概念。
通过对“吃劲”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努力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