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57:33
决定 是一个动词,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思考、判断或选择来确定某事,做出最终的选择或决策。它涉及到在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决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决”和“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决”指断开、解决,“定”指确定、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决定”。
在许多文化中,“决定”被视为个人责任和自主性的体现。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决策的自由和重要性;而在东方文化中,决策可能更多地考虑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
“决定”常常带有一种严肃和重要的情感色彩。它可能引发紧张、期待或焦虑,因为每个决定都可能带来不同的后果和责任。
在个人生活中,“决定”无处不在。例如,选择职业、决定是否继续深造、决定与谁建立关系等,都是重要的决策。
在诗歌中,“决定”可以被赋予更深的象征意义:
决定,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指引我穿越迷雾,找到光明。
在英语中,“决定”对应的是“decide”,在法语中是“décider”,在西班牙语中是“decidir”。尽管语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涉及到选择和确定。
“决定”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它贯穿于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理解和正确使用“决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决定”的多种用法和语境,能够丰富表达方式,增强沟通效果。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