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8:08
词汇“旷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旷时”字面意思是指时间上的空旷或闲置,通常指时间被浪费或未被充分利用。它由“旷”和“时”两个字组成,“旷”有空旷、闲置之意,“时”指时间。
“旷时”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或学术语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旷时”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着对时间的不珍惜。
“旷时”可能让人联想到悠闲、无所事事的状态,也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旷时”来形容那些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日子,提醒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旷时如流水,青春不复回。”
“旷时”可能让人联想到空旷的田野、悠长的钟声,或者是日落时分的宁静。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wasted time”或“idleness”可以表达类似的概念。
“旷时”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生命中的宝贵时光白白流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