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6:18
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传统*俗,主要在**和一些亚洲国家中流行。它通常是指在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如中秋节、盂兰盆节等,人们将装有蜡烛或LED灯的小纸船或莲花灯放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以祈福、纪念逝去的亲人或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放河灯的俗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俗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活动,不仅在亚洲国家流行,也在一些西方国家中被接受和模仿。
放河灯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它常常与中秋节、盂兰盆节等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日本,放河灯(灯笼)则是盂兰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引导逝去的亲人的灵魂回家。
放河灯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感伤的。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团聚、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在我的生活中,放河灯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记得有一次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起制作了河灯,并在河边放飞,那一刻的宁静和美好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放河灯可以被描绘为:
月光洒满河面,
一盏盏河灯缓缓漂流,
承载着思念与祝愿,
在夜空中绘出温柔的轨迹。
放河灯的场景通常伴随着宁静的河流、闪烁的灯光和轻柔的水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祥和而神秘的氛围。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以及聆听自然的水声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放河灯的俗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和日本,放河灯通常与特定的节日和活动相关,而在西方国家,类似的俗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艺术表演或环保活动。
放河灯作为一种传统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学和了解放河灯,我更加珍惜这些传统活动,并意识到它们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中的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化现象。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3.
【灯】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引证】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组词】
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