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2:13
暴敛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强行征收或聚敛财物”,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以暴力或不正当手段大量收集或夺取他人的财物。
在文学作品中,“暴敛”常用来描述贪婪的统治者或官员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如“官府暴敛,民不聊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过分贪婪或不择手段地获取财物,例如“他为了钱,简直是暴敛无度”。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政治学,这个词可能用来分析某些政策或行为对资源的掠夺性管理。
同义词:搜刮、掠夺、剥削 反义词:施舍、捐赠、分配
同义词中,“搜刮”强调的是细致且全面的收集,而“掠夺”则更侧重于使用武力或威胁手段。反义词中,“施舍”和“捐赠”都表示无偿给予,与“暴敛”形成鲜明对比。
“暴敛”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暴”意为暴力或猛烈,“敛”则是收集或聚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负面含义逐渐加强,成为描述不正当或残酷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暴敛”常常与腐败和不公正的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是社会不稳定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民众利益,只顾个人或集团利益的行为。
提到“暴敛”,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贪婪、不公和压迫,这种词汇往往引发人们的愤怒和不满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暴敛”这个词,但在讨论社会不公或政治腐败时,这个词可以很好地表达我们的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暴敛的风,吹散了希望的种子,留下的只有贫瘠的土地和绝望的泪水。”
视觉上,“暴敛”可能让人联想到破败的村庄、疲惫的农民和空荡的粮仓。听觉上,可能是农民的哀叹声和官员的冷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xtortion”或“plunder”,它们也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暴敛”这个词在描述不公正和残酷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的性质,还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强烈反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